您说这事儿闹的。一女子去某景点游玩,开开心心想骑驴拍个纪念照。结果,驴往那一站,她眼神一瞟,坏了!驴身上某个原生态的部位,就那么大大方方露在外面。这下可不得了,这位女游客当场就急了,指着那地方跟工作人员投诉:"这像什么样子?有伤风化啊!尤其带着孩子来,对孩子影响多不好!" 真有点儿那什么看驴不是驴的味道了。
景点的工作人员估计也懵了。牵驴的师傅搓着手,挺无奈地解释:"领导,这是驴啊!它就是头牲口,它那‘家伙什儿’长那样,撒尿走路干活,该怎么长就怎么长,这就是天性,老祖宗多少年都这样。" 话是实诚话。可女游客哪听得进这个?人家原则性可强了,"影响孩子"四个字就跟紧箍咒似的,翻来覆去地念。道理说不通,得,胳膊拧不过大腿,景区被缠得实在没辙了。
怎么办呢?总不能让驴光着。景区工作人员也是被逼得脑洞大开——给驴缝条裤子吧!找了块布,吭哧吭哧真就给那关键部位围上了一条特制的"遮羞布"。这事儿整的,嘿!原本驴大爷坦坦荡荡站在那儿,大家习以为常,也没谁特意盯着它下身看。结果这条布一上身,好家伙!那效果,简直了。欲盖弥彰不说,更是硬生生把所有人的目光都给精准"导航"到了那个位置。拍出来的照片,驴身上莫名多了个鲜艳的"焦点",游客们看着都乐不可支。网友的评论更损:"本来真没注意,这下可算知道了,景区这是搞了个‘C位出道’啊!"、"好家伙,这哪是遮羞,分明是加了个‘重点提示框’!"
看着这群嘲的欢乐劲儿,咱心里头其实真有点儿不是滋味。您说说,为了一块布,折腾得驴别扭,景区哭笑不得,还让全国网友看了场热闹。问题到底出在哪儿?
说到底,咱现在有些人跟大自然、跟常识之间那层膜,比给驴缝的那块布还厚实。见到动物最本真的身体构造,不是把它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去看待,反而立马条件反射,给套上人类的道德羞耻观。这就是典型的拿人尺子量驴身嘛!你让一头驴守人的规矩,不是强驴所难吗?再说了,看见啥都往"带坏孩子"上扯,这思路就跑了偏。小孩子眼里的世界,常常比大人干净多了。他们会觉得驴可爱,好奇它为什么吃草,说不定还会问它拉不拉车,哪会一上来就联想那些成人世界里曲里拐弯的"风化"?倒是大人一惊一乍、刻意遮掩的态度,反而给孩子心里栽了一颗"这事特别神秘见不得人"的种子。这不是保护,简直是生造问题。
这事儿还暴露了点儿别的。现代社会里待久了,有些人好像患上了一种"自然缺失症"。日常接触的都是钢筋水泥、包装精美的人工造物。日子舒坦了,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反而片面了,甚至扭曲了。看见动物一点自然属性,就慌得不行。这就像习惯了观赏修剪整齐的盆栽,猛地见到野地里肆意生长的荆棘丛,反倒觉得扎眼了。长此以往,别说动物了,怕是连土地的原味儿都觉得陌生。这份"洁癖",矫情点儿说,代价可是不低。
闹了这么一出驴穿裤的笑话,咱该缓过神来了。与其手忙脚乱地给自然界的驴马牛羊打补丁,不如先给咱们脑子里的某些观念松松土。大自然就是生机勃勃、千奇百怪的,动物有它的活法和模样。跟孩子们在一起,真遇到了好奇的眼神,大大方方讲一句"哦,那是驴身体的一部分,是自然的",比惊慌失措地挡眼睛、缝遮羞布强万倍。把常识还给孩子,把自然还给动物,这世界该坦荡的地方就该让它坦荡着,硬给蒙上布,反而欲盖弥彰,成了笑话里的主角。
我们总怕孩子看见“不合适”的东西,可费尽心机去遮拦的那个真相,往往才是生命最真实的样子。一块遮羞布,挡不住生理构造,却遮掉了回归常识的契机。
#热点观察家#
盈辉优配-股票配资资金打入谁账户-股票配资平台哪个可靠-股票杠杆哪个平台好用一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